English

建文帝归宿于贵州高峰寺

2001-04-01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1398年,71岁的朱元璋驾崩。根据遗诏,21岁的皇孙朱允?继位,即建文帝。朱元璋之所以要他继位,是因为太子(建文帝之父)早逝,二子三子也相继死去;四子朱棣深受父皇器重,封为燕王,领兵镇守北部边关,不便召回。朱允?继位不久,他的四皇叔朱棣便打着“清君侧”旗号起兵“靖难”。战争打了三年之久,最后朱棣攻破应天府(今南京),随之“宫中火起,帝不知所终”。建文帝是死于大火,还是逃匿于外?这一直成为历史上的悬案。

山东大学刘乐一教授认为,建文帝没有自焚于火,而是化装为僧遁匿于贵州安顺平坝县境内的高峰寺。安顺是中原联系西南的重要通道。明代先后有几十万大军来此军屯,他们祖籍大多为南京郊区以及江浦、六合等地。建文帝早就知道安顺地区聚居了众多的“江南人”。当然此地还有诸多隐匿的有利条件:依山傍水,地形隐蔽,易守难攻,不易发现;语言便于沟通;生活便于适应。

据《平坝县志》载:高峰山寺悬壁处,有“西来面壁”石刻,相传出自建文帝手笔。“西”可能是“玺”的谐音。玉玺是皇权的象征,建文帝逃到哪里,玉玺也会带到哪里。高峰寺内斋堂地下有一处藏身洞,洞底有一石碑,上刻铭文:“秀峰肇建文迹尘知空般若门。”另一石碑为万历时所刻,碑文说高峰寺建于洪武七年,开山僧为秀峰大师,他于永乐四年七月收留过建文帝。建文帝在此作为最后归宿,看来是没有疑义的。

(《文汇报》2001.3.24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